近日,東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市教育局聯合制作《秋季開學交通安全宣傳課》,面向全市中小學生進行宣講,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護航校園交通安全、整治交通違法行為,成為了東莞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東莞公安正在落實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的“三見”制度,切實提升街面的見警率,打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
當前,東莞公安深入推進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攻堅戰,從6月22日行動開展以來,全市發生一般道路交通事故同比下降15.03%,道路交通安全形勢保持穩定向好態勢。
復旦大學—上海市公安局平安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基地主任熊易寒教授認為,“百日行動”數據彰顯了東莞公安推進打擊整治的價值,接下來,還需要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治理機制,把集中整治與常態化治理相結合。在邁入“雙萬”城市行列,東莞需要積極創新社會治理,邁向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治理。
打防并舉
提升東莞交通安全指數
此次《秋季開學交通安全宣傳課》以學生交通出行為立足點,圍繞“文明交通,安全出行”、“一盔一帶”、汽車盲區等交通安全內容,結合轄區發生的涉及學生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為全市中小學生提供實用、有效的交通安全知識,并借此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共同營造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安全文明出行的社會氛圍。
以嚴查整治與交通宣傳相結合,東莞公安全力保障市民平安出行。圍繞開學事宜,東莞公安進一步強化校車安全管理工作,預防和減少涉及校車道路交通事故發生。
“校車手續是否齊全,校車年檢狀況如何,車輛維護保養如何……”交警部門開展校車安全檢查工作,認真細致地逐車查看車載逃生錘、滅火器、急救箱配備、備用醫藥箱以及安全帶等安全設備有效情況,確保消除隱患。
在“百日行動”開展較長一段時間里,東莞公安緊盯社會防控面,持續發力鞏固交通安全防線。數據顯示,8月19日以來,東莞公安共檢查車輛15.7萬輛,查處酒后駕駛302宗、醉酒駕駛225宗,查處亂停放等阻礙群眾通行的違法行為1.89萬宗、其他擾亂夜間交通秩序的違法行為1.3萬宗等。
東莞公安護航城市平安、保障社會穩定的措施正持續加碼,落實打防并舉,提高市民的安全感、滿意度和幸福感。公安部門梳理了今年以來全市涉車違法犯罪警情,決定把市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駕駛機動車“碰瓷”案件,盜竊電動車、盜竊汽車零件、盜竊車內財物等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行動期間,東莞公安共摧毀犯罪團伙13個,拘留犯罪嫌疑人277名,繳回涉案電動車133輛、電動車電池22塊、三元催化器5個,強勢展現了公安機關鏟除罪惡的決心。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副支隊長黃小龍介紹,為有效減少和預防交通事故發生,東莞公安從源頭入手,針對深夜、凌晨等酒駕易高發重點時段,涉酒場所周邊道路及涉酒交通事故多發等重點路段,采取“定點執勤+流動巡邏”的方式合理布卡設點,嚴厲打擊酒醉駕、毒駕、失駕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
自6月22日“百日行動”以來,全市發生一般道路交通事故373宗,同比減少66宗,下降15.03%;死亡人數同比下降26.42%;受傷人數同比下降10.13%.全市累計查處各類突出交通違法行為85.13萬宗,道路交通安全形勢保持穩定向好態勢。
精準施策
進一步筑牢交通安全防線
成效明顯的背后,正是東莞公安堅持情報主導、警種聯動、精準查控的反映。東莞公安通過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涉車違法犯罪專項整治集中夜查統一行動,重點整治各類嚴重交通違法,取得預期效果。
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隊副支隊長袁健芬介紹,為進一步完善機動車行業管理,規范經營秩序,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全市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聞令而動,針對機修業、報廢機動車回收業及危運企業開展專項整治集中統一行動。行動期間,東莞公安清查發現存在問題隱患393個,整改問題隱患393個,處罰企業318家,移送線索15條,治安處罰337人。
創造安全暢通的交通環境,最終是為了在保證交通安全的基礎上,更好地服務于群眾。堅持源頭治理,強化隱患排查,做好源頭預防與前端化解,這是東莞公安優化群眾出行環境的重要一環。
交警部門加強排查轄區主干道、急彎陡坡、橋梁等路段隱患,對警示標志標牌、交通安全設施、交通標志標線等基礎設施進行排查登記,并根據道路隱患排查數據、交通事故數據、交通流動軌跡數據綜合研判分析,指導并協調相關部門進行隱患預防和整改。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綜合科民警程鈺釗介紹,交警部門針對重點道路排查出的隱患主要包括:非機動車道缺失、不通暢的;中間物理隔離設置缺失、過低;路口缺口不合理;夜間燈光照明不足或綠化遮擋燈光;標志標線標牌缺失、模糊不清。
程鈺釗說:“交警部門將積極協調各職能部門加快推進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治理,做到應改盡改,對于短期內未能治理完畢的隱患,將會要求施工單位做好警示提醒措施,嚴防引發次生事故?!?/P>
交警部門將會定期采取視頻監控巡查的方式對轄區各主要路段實施監控,實時掌握惡劣天氣變化及道路交通實況,做到對問題的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在開展打擊整治的同時,交通宣傳齊頭并進,東莞公安提升群眾交通安全意識,由交警宣傳人員深入涉酒場所,以案說防、以案說法。
東莞公安通過堅持宣傳先行,強化宣傳警示,實現交通安全宣傳常態化,進一步筑牢交通安全防線。
■觀點
復旦大學—上海市公安局平安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基地主任熊易寒:
應將集中整治
與常態化治理相結合
東莞公安多措并舉,積極化解道路交通突出風險隱患。東莞公安如何借力“百日行動”的契機,深化社會基層治理,南方日報采訪了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復旦大學—上海市公安局平安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基地主任熊易寒。
南方日報:東莞公安深入推進“百日行動”,將交通安全擺在突出位置。如何看待東莞公安狠抓交通安全,立足民生民情,深化社會基層治理?
熊易寒:交通安全是公共安全的一個重要領域,一座城市能不能給人以安全感,讓市民感到安心、放心,“馬路上的安全”指數是最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從6月22日“百日行動”以來,全市發生一般道路交通事故373宗,同比減少66宗,下降15.03%等數據來看,東莞公安集中打擊整治行動的價值得以彰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治理機制,把集中整治與常態化治理相結合,確?!鞍偃招袆印敝蟾黝愡`法事件不反彈。
南方日報:東莞公安強化道路隱患排查,做好源頭預防與前端化解,這對于促進交通管理進一步精細化,提升文明交通環境、保障群眾安全出行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熊易寒:交通安全事關重大,交警部門必須從嚴執法,但與此同時,也應該人性化執法。東莞交警強化隱患排查,做好源頭預防與前端化解,就是堅持人民利益至上,跨前一步,從源頭上發現容易造成交通違法行為的客觀環境,這樣有利于提高市民對于交通法規的遵從度,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南方日報:東莞邁入“雙萬”城市新起點,與其匹配的綜合環境要素有越來越高的要求。東莞如何進一步強化交通環境建設,創造推動城市發展的新優勢,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熊易寒:東莞邁入“雙萬”城市的行列,城市的治理水平、市民的社會品德需要相應的提升,需要向國際化大都市對標、看齊。東莞通過積極謀劃創新社會治理,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治理的高水平跨越,讓東莞市民有更大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城市的活力與秩序往往直觀地反映在交通上,人流量大、車流量大,意味著城市的活力強;人流、車流井然有序,車輛禮讓行人、市民遵守交通規則,意味著城市的秩序感很強。
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也是大灣區交通網絡、物流網絡等重要節點,營造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環境,需要公安交警部門牽頭,聯合其他職能部門,通過跨部門協同治理實現城市綜合環境的整體升級,打造生態宜居城市,邁向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