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整頓成果實不實,要看制度防線筑得牢不牢。
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開展以來,全面整治頑瘴痼疾、分析問題根源,通過制度建設根治頑疾、防止死灰復燃。全國教育整頓辦、中央政法委、中央政法各單位牽頭制定了5方面24項重要制度,同時各地列出與之配套適應的192項制度清單,一批全新的制度陸續“上線運行”。
“決不能讓制度高開低走、束之高閣,淪為‘紙老虎’‘稻草人’!”教育整頓收官之際,長安君深入安徽、福建、海南等地,探究這場政法隊伍深刻的自我革命之中,如何用制度確保教育整頓不是“雨過地皮濕”,切實發揮出保長遠、利根本的實際功效。
“日常問案子,算監督還是干預?”
建章立制,就是要徹底解決頑瘴痼疾。鮮明的問題導向是各地制度建設共同的特點。
張家慧案曾引起社會高度關注,2020年12月曾任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的張家慧,因受賄罪、行政枉法裁判罪、詐騙罪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張家慧大行司法腐敗,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違反“三個規定”插手干預司法案件。
之前并非沒有制度,可為什么這么多制度都管不住案子?海南高院在針對張家慧案件以案促改、建章立制的過程中,不少干警都有了更深刻的反思:“牛欄關貓,‘粗線條’的制度抓不住關鍵,也管不住任性的權力,自然會在具體實施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P>
這樣的問題不勝枚舉。
“院庭長日常問案子,算監督還是干預?”“領導是不是不管案子就沒事,一管沒準要承擔干預辦案的責任?”“如果領導指定案子一定要分到哪個人手上,案件能否公平公正的審理好?”……這些問題都亟待用制度來作出明確具體的解答,否則漏洞依然存在,頑疾可能卷土重來。
“頑瘴痼疾,就是反復整治又反復出現的問題,不用制度破解深層次的問題,它仍舊會反復出現?!痹谌珖诙犖榻逃D過程中,海南高院進一步細化院庭長監督機制,明確了查閱卷宗、旁聽庭審、查看流程辦理情況、提供類案檢索情況等6種院庭長監督方式;印發《海南法院分案管理實施辦法》,從源頭上杜絕人情分案、關系分案、腐敗分案;出臺《海南法院案件實質性評查辦法》,區別不同等次,采取相應處理措施,使案件實質性評查結果真正產生對案件質量的監督制約作用。一項項務實之舉,扎緊了制度的籠子,積極回應著社會的關切,更宣示著海南不斷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決心。
細致梳理問題,認真找準癥結,迅速出臺制度規范,這樣的一幕幕在各地不斷出現。法院系統嚴防年底不立案、檢察系統加強法律監督、公安系統嚴查“小案不立”、監獄系統“減假暫”案件實質化辦理制度……這些都成為教育整頓建章立制的鮮活縮影。
在全國第二批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期間,海南省教育整頓辦梳理出60項需要省級層面出臺或完善的規章制度,按照“一類問題、一位領導、一個專班、一個方案、一本臺賬、一抓到底”的要求,推動責任落實到位;福建省專門成立了建章立制工作專班,梳理出未整改的普遍性、系統性問題,綜合研判提出首批14項建章立制工作內容,由省級各政法單位主要領導掛帥統籌謀劃、倒排進度、掛圖作戰;安徽省開展重點案件大排查、大起底、大評查,在起底摸排超20萬件重點案件的基礎上精準發現突出問題,用建章立制推深做實頑瘴痼疾整治工作。
不留“天窗”、不開“暗門”,各地把問題整改和建章立制結合起來,努力用制度思維和制度方式全面補短板、堵漏洞、固根本,讓教育整頓的制度成果成為政法工作發展的新起點。
“建章立制,要科學系統,在實踐中真正見效!”
制度的生命長度,往往取決于是否系統科學。
再“高大上”的制度,如果不系統、不配套,往往會遭遇難以落實的窘境。安徽省六安市人民檢察院就曾因此經歷了“一波三折”。2018年以來,六安市人民檢察院先后出臺多項檢察權運行監督政策,在下放權力給檢察官的同時,全面加強制約監督,防止檢察官“任性辦案”。但實施以后,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些并不復雜的日?!靶“讣?,往往會被承辦檢察官提交到檢委會討論。
“權力下放后責任卻沒有明確,程序也沒有細化,導致一些檢察官畏手畏腳,辦案顧慮重重,有的人為了不犯錯,干脆把案件都推給檢委會?!?021年,六安市人民檢察院進行了深入調研,全面查找問題的癥結,迅速出臺《規范刑事檢察權運行監督管理辦法》等5份配套文件,對照檢察官權力清單,具體規定了監督原則、檢察官辦案中應當向部門負責人報告的事項、應當經過檢察官聯席會議討論的案件類型等,形成了“可以讓檢察官放手大膽去做的制度體系”。
針對缺少對特殊案件的監督管理機制的問題,六安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官聯席會議作用,對擬改變定性、擬不批捕不起訴等7類特殊案件,要求召開檢察官聯席會議,將以往一些特殊刑事案件的辦理模式由“單打獨斗”轉變為“群策群力”,減輕特殊案件中辦案人員的壓力。
再如針對“放權”與“監管”這一問題,明確了“部門負責人對檢察官辦理不捕、訴與不訴法律政策、量刑建議、案件比等問題進行指導把關,提請檢察長(分管副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審議作出決定”。對于諸如不捕不訴的特殊案件形成了以普通檢察官為關鍵角色、檢察官聯席會為前置環節、部門負責人居中把控、分管檢察長或檢委會兜底決策的辦案流程。
沒有科學管用的制度作為堅強保障,問題就會像割韭菜一樣,割掉一茬、再長一茬。各地一件件制度出臺背后,不僅有高站位中央精神的支撐,更有系統性調研排查的籌謀、精細化規章制度的梳理?!罢咧贫?,從來不是一拍腦門的事?!焙D鲜〗涠竟芾砭炙芾硖幐碧庨L陳明在這次教育整頓過程中,經手了多項政策謀劃制定出臺的全過程,他深有感觸地說,“建章立制絕不是為了應付教育整頓,只有盡可能完善配套,才能在實踐中真正見效!”
制度的建立,在“細”也在“精”,如果制度條目“多如牛毛”,長此以往就成為一團亂麻,再好的制度也會形同虛設。為此,福建檢察機關針對辦理醉駕案件起訴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在此次教育整頓的過程中,廢止了21個市縣檢察院制定的24個文件,統一了辦案標準;海南省針對“減假暫”問題,加強法院、檢察院、公安和司法行政機關溝通協調,及時解決司法實踐中遇到的疑難、爭議性問題,進一步統一執法標準,形成全鏈條、一體化工作機制;福建省公安機關出臺派出所辦理刑事案件范圍“負面清單”,明確不辦理11類刑事案件,制定情報指揮支撐派出所10條措施“正面清單”,推動派出所回歸主責主業。
“做事一定要講底色,也要講科學專業!”這是各地對建章立制的最大感受。
“建章立制,要解決實際問題,符合民心所盼!”
制度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制度是為了保障政法工作發展,而政法工作發展則最終要落腳到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上。
各地“按圖施工”,循序漸進,無論是制度的超前規劃、內容的從細從微,還是體系的不斷完善,都讓群眾看到政法機關整改落實的決心和力度,從制度的執行中收獲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安全感。
在每年要審理約100萬宗案件的福建法院系統,“清風”系統可謂是借力大數據動態排查司法領域頑瘴痼疾的得力手段?!?019年‘清風’系統建立之初,我們只設立了70個風險點,現在,根據第一批、第二批教育整頓司法巡查出的144個問題、信訪舉報等,又增加了19項風險點?!苯刂聊壳?,全省法院逾期一年以上案件中已結超過6000件,形成了讓監督從“面子”到“里子”的轉變。這個轉變最終有利于案件中的每個當事人,讓他們不會再在超期案件中苦苦等待。
在總人口約1000萬的海南,有巨大的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電動自行車事故數、傷亡數的連年攀升,讓不少民警很痛心:“電動自行車偷偷上路,我們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薄按_實不好管,我們無法可依?!狈傻目瞻?、管理的滯后,導致了交警執法不力的地域性頑疾出現。教育整頓期間,海南仔細剖析問題成因,出臺《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將電動自行車納入法制化管理軌道,明確登記上牌制度,并對其生產、銷售等環節作出重要制度設計。這個轉變提高的是交管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水平,守護的是每一位駕駛者的生命與心安。
“這是一次突破!” 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政治處副主任周平虎很感慨,“建章立制,不是為了有面子,而是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符合民心所盼!”
用鐵的制度對違規行為進行約束,以嚴的規則為灰色地帶筑起圍墻,確保問題得到根本性解決。教育整頓不斷向外輻射的熱度,讓社會各界深有體會——
“再也沒有門難進事難辦!政法機關風氣更正,我們辦事底氣更足!”在這次的采訪行程中,各地律師、企業家、人大代表都表達了對政法機關的全新認識,也讓更多人對政法隊伍、對法治有了敬畏感。
安徽民營企業家郭飛在這次教育整頓中,也深切感受到了對民營企業的關懷?!敖逃D從宣傳、教育、實際行動上,讓我們真正認識到國家在依法治國、感受到法律是為人民服務的。原先大事小事托人情、找關系想讓案件快一點的情況不存在了!”
“教育整頓,不是告訴群眾哪些事是我們做的,而是讓群眾知道哪些事應該找我們,這才是幸福感、安全感!”六安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唐惠如是說。